美国开始从全球收缩了
那天晚上,白宫西翼办公室里的那盏青铜台灯在深夜突然熄灭的时候,特朗普刚刚签完一份行政命令。这份命令通过加密通道迅速传向全球67个驻外使馆。《华尔街日报》给这份命令起了个名字叫“帝国收缩令”,说它标志着冷战后美国主导的全球治理体系开始崩溃。
与此同时,美国国际开发署(USAID)也被改头换面,变成了财政部下面的一个小部门——“对外金融事务办公室”。这个曾经在全球搞过很多事情的大机构,在经历了63年零4个月的生命后,终于停止了它的意识形态输出。这场打着“政府瘦身”旗号的战略撤退,不仅让美国“世界警察”的假面具彻底掉光,还暴露了一个大问题:新自由主义全球化体系出了严重的问题。简单来说,就是当资本扩张的成本超过了收益,就算是再精明的商人做总统,也得亲手拆掉自己当初建起来的那些所谓的“普世价值”框架。
美国“民主输出”背后的秘密
这个机构呢,最早是在肯尼迪提出的“新边疆”战略下成立的。从一开始,它就是美国输出意识形态的工具。1961年的时候,美国国会通过了第87-293号法案,把这家机构定义成一个推动民主和发展的东西,但它不是军事性质的。不过呢,后来解密的中情局档案显示,它的第一任领导威廉·高德在上任第二天就和当时的中情局局长艾伦·杜勒斯秘密见面,把这家机构——USAID定位成了“政治病毒培养皿”。
这机构从那会儿起就带着这么个“基因缺陷”,这么多年一直在变着花样捣乱。比如在1973年智利发生政变之前,USAID打着“农业技术援助”的幌子,给反对派送去了600万美元;2002年委内瑞拉那次没成功的政变,它驻加拉加斯的办事处居然成了雇佣兵的集合地;2014年乌克兰的独立广场上,那些抗议者的帐篷里摆着印有USAID标志的卫星电话,这些电话一直在给暴徒们发指令。
这种把人道主义和政权颠覆混在一起的做法,到了2022年简直达到了顶峰。这一年,这家机构的年度预算里有47%都花在了所谓的“民主倡议”上,比疫情期间专门拨出的抗疫资金还要多三倍呢!
美国务院暗藏的巨大利益博弈
特朗普的这一系列动作可不是一时冲动,而是背后有资本大佬在推动,他们是在仔细算账,盘算着怎么最划算地维护自己的利益。你看那个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奥布莱恩,在一个秘密会议上拿出了一张卫星热力图,上面把USAID在全球的1200多个办事处都标成了“效率低下”的东西。
比如说在非洲吧,你花一美元去援助,那里GDP的增长才只有0.003%,简直可以忽略不计啊!再看看东南亚,那里的78%的基础设施项目因为贪污啥也没建成就烂尾了。就算是东欧这种相对靠谱的地方,也只有一成左右的乌克兰人觉得美国的援助让他们日子过得更好。
这么一看,这援助的性价比实在太低了,连华尔街那些精明的金融大佬也开始重新评估“意识形态霸主”这个概念值不值得投资了。高盛公司出了一份报告,说要维持USAID这个全球网络每年得花掉的钱,足够盖三艘福特级航空母舰了,但你看看它带来的所谓“民主好处”,在TikTok风靡的时代,价值已经越来越缩水了。
欧美分歧:被扶持的“民主斗士”如今迷茫
欧盟对外行动署的反应简直是一团糟,这暴露出了欧美之间的一些分歧。你看,《费加罗报》那标题直接是“自由世界的葬礼”,多惨啊。但与此同时,柏林那边的智库连夜忙着算账,说如果USAID(美国国际开发署)撤了,会有多少麻烦事。比如东欧民主基金会有近一半的钱没了,巴尔干地区本来想培养的那些“公民社会”项目,一下子有三分之一都不行了。甚至连突尼斯一个妇女权益中心,因为没电费补贴,连咖啡机都停了。这事儿一发酵,在4月2号那天,就闹得挺大的。
立陶宛那边急了,赶紧叫美国的代办来谈,质问为啥要暂停给白俄罗斯反对派的每月25万美元资助。那边格鲁吉亚的前总统萨卡什维利在监狱里绝食抗议,说是“西方背叛”了他们。再看基辅街头,居然出现了“USAID滚回来”的标语,讽刺得很。以前这些被扶持的所谓“民主斗士”,现在就像没了首领的工蜂一样,完全不知道往哪飞了。
拉美国家 vs 巴基斯坦和埃及
发展中国家对这事的态度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。玻利维亚总统阿尔塞就在他家总统府的阳台上当着大家的面烧掉了USAID(美国国际开发署)的旗子,还说要查清楚这个机构在2019年那个政变里头的钱到底是怎么流的;就在同一天,尼加拉瓜那边的国民议会全都同意了一个叫《外国代理人净化法案》的东西,直接把USAID剩下的12个非政府组织(NGO)列为恐怖组织。这跟另一边的情况一比,就显得特别荒唐了——埃及的社会发展部长在4月5号偷偷给白宫写信,求他们别撤掉USAID在尼罗河三角洲搞的那个妇女儿童健康项目;巴基斯坦俾路支省的省长还发动了一万个人去请愿,想保住那些由USAID资助的快关门的56所学校。这种情况正好证明了美国《外交事务》杂志说得挺狠的:华盛顿花了63年时间种出来的不是什么民主之花,而是一大堆“援助成瘾者”。
USAID改革被指像创业公司大重组
马斯克搞的那个“政府效率署”在这次行动里就像个冷冰冰的外科医生,拿着手术刀就开干了。这个团队可不得了,成员是SpaceX的算法高手、特斯拉的生产大拿,还有以前推特的高管,他们组成了个“硅谷突击小队”。这帮人把USAID(美国国际开发署)的业务拆得明明白白,弄出了2786个可以量化的指标。比如说,外交官在国外的撤离路线,用星链卫星系统重新规划了一下,一年光安保费就能省下2.7亿美金;再比如那些存着的287万吨救灾粮食,直接变成NFT数字资产去拍卖,能套现4.3亿美元呢;连USAID收藏的非洲部落艺术品,也都挂到苏富比的线上拍卖平台上去了,每件都有编号。这操作简直像是把整个国家机构当成了一个快破产的创业公司,要来个大重组。到了4月4号,这事儿达到了高潮——USAID的官网首页突然变成了特斯拉Cybertruck的广告,上面还写了句横幅:“真正能改变世界的创新,从来不用纳税人掏钱”。
美国撤资引发的国际援助乱局
国际援助这块“地震波”正在把全球治理的地貌搞得乱七八糟。最近,世界银行紧急开了个闭门会议,结果12个主要捐款国为了争夺USAID留下的那个“民主促进基金”,吵得脸红脖子粗的。无国界医生组织还搞了个“去政治化”的改革,他们的秘书长在内部信里说:“可别变成第二个USAID啊!”最搞笑的是,朝鲜外交部还出来发声明,说可以用他们国家的“主体思想国际学院”来代替USAID的那些“意识形态渗透”的事儿。
这出闹剧的背后,其实暴露了一个问题——在美国影响力减弱之后,现在的国际秩序有点儿乱套了。就像原来有个拿着道德大棒的人盯着大家干活,现在这个人突然走了,大家反而不知道该怎么安排休息时间了。
美式“灯塔”的坍塌与多极化的曙光
历史的天平正在悄悄倾斜啊。USAID一关门,中国就开始担起更多国际责任了,还不带任何政治条件的。俄罗斯那边呢,把搁置了十年的“全球发展倡议”重新启动,还说要免费派2000个农业专家过去。连印度都搞了个“数字南方”计划,要把自己的电子政务系统的源代码开放给非洲国家。这不就是一种“去武器化”的援助新方式嘛,跟USAID关门后那废墟上的硝烟一对比,看着特别扎眼。就像新加坡国立大学的马凯硕教授在《外交家》杂志里写的那样:“华盛顿自己拆了自己的灯塔,然后就纳闷为啥别的地方也有光亮了。”
特朗普的“战略撤退”啊,迟早会遭现实主义反扑的。你看啊,当USAID在喀布尔的最后一个员工坐上军用运输机离开的时候,塔利班的人正用他们留下的笔记本电脑看宝莱坞的歌舞片呢。在萨赫勒地区,那些圣战组织的老大们开视频会议,商量怎么填补美国人走了之后留下的权力空缺。甚至危地马拉的犯罪团伙都在调整毒品的价格,因为USAID的禁毒资金断了,市场乱套了。这种混乱撤退造成的权力真空啊,迟早会以某种形式反过来影响美国——可能是新的难民潮涌向南部边境,可能是美元霸权受到更强烈的去杠杆化冲击,也可能是“美国例外论”最后一块遮羞布被撕得稀巴烂。
别把USAID当普通的援助机构
在宾夕法尼亚大道1600号的椭圆形办公室里,特朗普可能正在享受他“削减政府臃肿”的政治秀呢。不过,他显然没搞清楚USAID背后隐藏的那些大国博弈的密码。这可不是个普通的援助机构,它是美国在全球舞台上的重要棋子,相当于维持其全球影响力的神经中枢。结果呢,《华尔街日报》记者问他是不是担心中国来填补这个空缺的时候,他的回答直接暴露了他那个商人思维的短板:“要是有人愿意接盘亏本的买卖,那咱们就祝他们好运吧。”这种把复杂的地缘政治简单当成账本上的盈亏问题的想法,可能就是在给21世纪最大的权力转移加速呢。毕竟啊,在人类历史长河里,那些伟大的霸权从不是因为算计得精细才站得住脚的,反倒是那些抠门到家的帝国,最后都落得个灰飞烟灭的下场。
热点资讯
相关资讯